精是什么?驳手淫无害于健康论!_伤精与养精康复之道

一、精到底是什么(1)

先秦著作中对于“精”、“精气”的描述:

《易传·系辞上》说:“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。”

《管子·心术上》说:“一气能变曰精”。

《管子·内业》说:“精也者,气之精者也。”“凡物之精,此则为生,下生五谷,上为列星”,“天出其精,地出其形,合此以为人”。

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人之生,气之聚也,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。”

《吕氏春秋·圜道》:“精气一上一下,圜周复集,……精行四时,一上一下,各与遇,圜道也。”

在古代哲学中精、气与精气的概念是同一的,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。《管子》中不但出现了“精气”二字,还明确指出精与气的互生关系。据学者研究,在古代哲学中,精和精气内涵是同一的,二者都是指存在于宇宙中无形可见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,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。(王洪图,《中医药学高级丛书——内经》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0年11月)这种说法有点像现代物理学所讲的物质与能量的本源。

中医学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,这些先秦诸家从哲学的角度对人和生命的认识,对中医学中对人的生命规律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中国古代哲学在思维领悟和方法论层面的高屋建瓴,为中医学的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扎实的依据和指导。

中医学讲究“天人合一”,宇宙是一个大我,我是一个小宇宙。宇宙的规律与人体的规律是相应,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善言天者,必有验于人。”也就是说,把天地的规律琢磨明白了,人体生命的规律自然就明白了,因为二者是相通的。天地造化有“精”,人体生命也有“精”,其含义如何呢?这个问题中医学作了回答。

1.狭义之精与广义之精
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夫精者,生之本也。”这首先说明了“精”是生成宇宙世界一切物质与生命的基本构成。人类生命发源于自然,人类生命的基本构成和运动发展,当然应溯源于宇宙自然之“精”。

中医学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分为上下两部,上部《素问》、下部《灵枢》。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在中医学理论中,“精”的概念虽有多种含义,但大致来分,有广义和狭义两种:

一、精到底是什么(2)

狭义之“精”,是指具有繁衍后代和促进生长发育作用的生殖之精,这是中医学“精”概念的初始含义。

广义之“精”,是指人体内的气血、津液、骨髓、脑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,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这是从精华、精微之意的角度出发,对“精”的初始含义的延伸。

广义的“精”的概念与古代哲学中对于“精”的认识相通,均为构成物质和生命的本原。假如以文字学和考据学角度来看,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精一共有十多种含义,因与本文关系不大,故从略。

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。”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天年》:“百岁,五脏皆虚,神气皆去,形骸独居而终矣。”、

人体精气的存在是以精神、形神、体用统一为前提的,阴阳离绝,生命走到终点时,精气便当离绝;而当神离去之时,人体精气便也不复存在,所留存的虽仍可勉强称为构成万物的物质,但已非生命之精气。

2.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

人体精气的种类在《黄帝内经》中较多,按精的来源又有先后天之分,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,后天之精为水谷之精、脏腑之精等。

(1)先天之精

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本神》篇说:“故生之来谓之精。”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决气》篇也说:“两神相搏(抟),合而成形,常先身生,是谓精。”这种精,就是先天之精,它禀受于父母,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,也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源泉,故《灵枢·经脉》又说:“人始生,先成精”。古人通过对“男女媾精,胎孕乃成”的观察和体验,认识到男女生殖之精的结合能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个体。《灵枢·天年》认为人之始生,“以母为基,以父为循”。可见,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是与生俱来的精,谓之先天之精。然而在胚胎形成之后,直至胎儿发育成熟,全赖女子胞中气血的养育。因此,先天之精为原始生命物质,主要贮藏于肾。

(2)后天之精

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,又称“水谷之精”。人出生之后,要赖脾胃对饮食的消化吸收,将饮食化生为水谷精微,以营养各个脏腑组织,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,使机体不断发育、成长和壮大。水谷之精由脾胃化生后贮藏于五脏。如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本神》说:“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。”由于这部分精微来源于后天,故称为后天之精。

一、精到底是什么(3)

人体之精虽有先天和后天之分,但两者又是相互依存,相互促进。首先,人始生于先天之精,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的化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,人诞生以后,又需要后天之精的充养,使先天之精得以传承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肾者主水,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,五脏盛乃能泻”。说明藏于五脏中的精气充盈豁达,则流归于肾,又转化为生殖之精,以繁衍后代。可见先天之精是生身之本,后天之精是养身之源。因此,无论是先天之精或是后天之精的匮乏,都可能引起精虚不足而致病。

本书所说的“伤精”,重点指的是“狭义之精”,即是指具有繁衍后代和促进生长发育作用的生殖之精,此精藏于“肾”,故又称为“肾精”。在古代将“伤精”多数称之为“肾亏”,表现为:头晕耳鸣、发脱齿摇、健忘迟钝、神疲乏力、腰膝酸软、双足无力、膝下冰冷、骨质脆弱,男子阳痿、早泄、精冷,女子宫寒、不孕、痛经等。因为“狭义之精”亦是“广义之精”的一部分,是由人体内部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演化而成,因此伤“狭义之精”,其表现不仅限于生殖之精的匮乏,更广泛见于“广义之精“的不足。

二、驳手淫无害于健康论(1)

传统西医认为,米青.液的主要成分有:蛋白质、核酸、葡萄糖、水,还包含了抗坏血酸(维生素C)、钙、氯、胆固醇、胆碱、血型抗原、柠檬酸、氨酸、去氧核糖核酸(DNA)、果糖、肌醇、乳酸、镁、氮、磷、钾、嘌呤、嘧啶、丙酮酸、钠、山梨醇、米青.液素、尿素、尿酸、维生素B12,还有锌等。人类成熟精子形似蝌蚪,长约60微米,由含亲代遗传物质的头和具有运动功能的尾所组成,分头、颈、中、尾四部分。顶体是覆盖头前端2/3的帽状结构,是一种特化的溶酶体,外包以单位膜,紧包细胞膜的那层为顶体外膜,贴近核膜的那层为顶体内膜。内外膜之间的狭窄腔隙中含有顶体物,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和糖蛋白,如透明质酸酶、唾液酸苷酶、酸性磷酸酶、顶体素、β-天冬氨酰-N-乙酰氨基葡萄糖胺—氨基水解酶、ATP酶、放射冠穿透酶等,总称为顶体酶。精子里面还含有普通的氨基酸等物质组成。

有专家指出,从营养成分的角度来看,一次排出的米青.液营养不如一杯牛奶的营养,所以得出结论:精气泄漏对身体无害,喝一杯牛奶,营养就补充回来了。这个结论乍一听,好像很有道理。但是仔细一分析,发现其中大有值得商榷之处。

例如,给一个八十多岁的老者喝一杯牛奶,是否也可以产生像年轻人一样多的精子?显然是不可能的。人体好比工厂,饮食是原材料,米青.液是产品,中间过程需要人工、水、电等能量的消耗。好比一张包含丰富内容的光盘,将它分解后的成分与一个废品收购站的塑料饭盒成分相同,但二者的价值能够等同么?一堆砖瓦、钢筋、水泥原材料与用这些原料建好的大厦,两者之间能画等号么?所以,仅考虑原材料的因素,把中间加工的各个环节耗能忽略掉,显然是有待商榷的。

请看下面的公式:

进食必要的营养+人体的合成=米青.液

物质+能量=精华

显然,米青.液的产生,仅仅只有营养是不够的,还需要人体的合成,而这个合成过程需要能量。这种合成的能力,中医称之为生机!也就是人体合成、生发的力量。皮肤破了会自动愈合,身体有了疾病能够自我修复,青春期饭量增大,身高体重增加……这都是人体生机的体现。有了生机,生命才有活力;缺乏生机,生命就会衰老。

很多东西用分解的眼光来看,就没有了生命力。比如小麦种子,埋在地里春天可以发芽、成长;分解后发现无非含有一些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等。但是把一个含有小麦各种营养成分的药片埋在土里,一万年也不会发芽,因为药片里面缺乏生机,没有生命力。

二、驳手淫无害于健康论(2)

因此,生命科学领域里,仅仅用物质分解的眼光来看问题是非常片面的。众所周知,人体由钙、蛋白质、脂肪、水分等各种元素组成,从婴儿长成到成年,需要十八年;而构成人体的这些营养元素,用不了半年就能吃完,一个婴儿半年能长成十八岁的小伙子么?显然不可能。

因此,生命力的一大关键在于能够合成。只注意分解后的成分,而忘记将这些成分合成所需要的能量,这种观点是片面的。如果机械地把米青.液等同于一杯牛奶的营养,我们不禁要问:精子和卵子结合能孕育新的生命,牛奶可以么?

有所谓“手淫无度则伤精”,这里所伤的“精”,指的不仅仅是米青.液里面的营养物质,更重要的是损伤人体的生机、生命力,古人称之为:“肾气”、“元气”、“真阳”。古人谓“一滴精十滴血”,并不是说一滴米青.液和十滴血的营养等同,而是指合成一滴精跟合成十滴血所需要的能量、生机是等同的,非常宝贵。因为人要传宗接代,米青.液里面所包含的信息和能量必然是最为精密和丰富的,它可以生成一个新的生命,因此是物质与能量的高度集中。所以合成所需要的能量、生机就会特别多,因此古人建议节欲宝精,以保存能量和生机,不轻易丧失生命力,身体才能健康,延年益寿。

标签: none

评论已关闭